近期上映艾瑪華森所主演的美女與野獸,將家喻戶曉的童話故詮釋得唯美夢幻。
艾瑪華森一直是我喜愛的演員之一,這次選劇本也展現她獨特眼光,
選擇能夠表現女性主義的貝兒,而非等待拯救的灰姑娘。
據考究,童話故事是古老年代真實發生的社會故事所改編
因為生活是現實的
所以作者透過文字將遺憾轉變成心中的圓滿
小紅帽描述受性侵的女童
灰姑娘是受虐兒
白雪公主是被父親遺棄的孤兒
小美人魚是被愛人利用後拋棄的少女
也許正因為自古以來生命總有缺憾
所以才有各種美麗的傳說被創造
才有如此精采的故事被人們歌頌
言歸正傳
小時候所喜歡的美女與野獸,膾炙人口的童話故事,
長大後卻驚覺背後暗藏了許多關係中的陷阱。
怎麼說呢?
原本是王子的野獸,童年失去母親,在最傷心孤獨之際,父王卻對兒子施以冷酷冷血教育。
電影這部分著墨不多,但可以推敲王子因為童年的創傷,長大後形成了傲慢自大的行為模式,
最後觸怒女巫,導致後來需要學會愛:如何愛人和被愛,才有可能再度變回人類。
貝兒則是一個古怪、創新、喜愛閱讀、有思想且勇於做自己的女孩。
當小鎮的其他女孩打扮得光鮮亮麗,企盼找到有錢有權的對象結婚時,
貝兒卻在心中認為:「生命不應該只是如此」。
故事鋪陳到這裡,我們應該會認為貝兒後來能得到幸福,
是因為她很懂得自己要的是什麼,有所堅持和取捨吧。
這裡有幾個值得思考的地方:
童年的創傷是否能透過伴侶的愛來獲得救贖?
親子的課題能否透過另一半而得到拯救?
拯救伴侶對象並不會為關係帶來幸褔
關係一旦建立在「拯救」
這樣的關係一開始就失衡了
之後會衍生出更多的問題
不論是野獸王子還是男配角
仔細的觀察
他們都有暴力傾向,只是程度大小的不同
初始就限制愛人自由的野獸王子
真的能因為幾朝的相處
就變得懂得尊重和溫柔?
真的會因為相愛而放手、
不會控制、不會條件交換?
我們知道野獸王子的心地是善良的,
然而,心地善良和懂得情緒管理是兩件不同的事情:
心地善良不等同於能夠處理好自己的情緒。
情緒管理是需要透過自我覺察、自我接納、自我調整而來。
不過看電影呢,就是要拋開這些邏輯理論和臨床經驗,
童話故事還是很令人喜愛的,況且美女與野獸拍得很唯美,
艾瑪華森很迷人,
特別喜歡女巫和白馬的角色~
(圖片來源於網路,若侵權請告知改善,謝謝)